潮新闻客户端记者胡大可
“让世界听见我的声音!”8月9日上午,为期两天的2025世界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(以下简称“世青模联”)浙江会议在义乌召开。这场面向10-18岁中外青少年的盛会,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、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,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培训中心承办,义乌市妇女联合会、义乌市城市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协办,是目前国内规模大、覆盖全学段、具有示范意义的模拟联合国平台。
林佩佩摄
据悉,作为北外模拟联合国联盟的核心交流实践载体,世青模联自2019年创办以来,便以“国家级、大规模、专业性、学术性”为鲜明特征,吸引了16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及港澳地区,30余个国家的近万名学生参与。截至去年,模联联盟合作学校已达260所。通过模拟联合国会议流程,青少年不仅能深化中外交流、打破社交壁垒,更能在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中,锤炼成为未来全球公民与领导者的核心素养。今年恰逢联合国成立80周年,历经六届沉淀的本届大会,更被赋予了传承多边主义精神、凝聚青年共识的特殊意义。
林佩佩摄
此次将世青模联浙江会议落地义乌,更凸显了这座城市的独特优势。义乌市妇联、城投集团以义乌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项目为依托,秉持“国际眼、中国心、义乌魂”的项目定位,积极对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培训中心,最终推动义乌成为全国唯一获此资格的县级市。近200名中外青少年齐聚义乌市艺术学校,化身联合国模拟外交官,运用中、英、法语及其他联合国官方语言撰写文件,开启一场围绕国际问题解决的演讲表达与磋商辩论实践。
来自东道主义乌市艺术学校的参赛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能在家门口参加模联,经历挺不一样的,认识了好多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和外国留学生,还实际参与并亲身经历了联合国会议上的热门国际议题,这感觉超酷!”
林佩佩摄
“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,探寻国家间的共性,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成为指引方向、承载时代责任的旗帜!”浙江大学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基地发展规划部长、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培养计划核心导师徐雪英在开幕式上表示,对浙江学子而言,参与此类活动是浙江省教育走向国际化、拓展青少年国际视野的关键一步,既能深化国际问题研究,也能提升用国际眼光审视和平安全等议题的能力。
林佩佩摄
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外籍专家VIKASHKUMARSINGH(中文名:魏汉),拥有北京大学中国史博士、耶鲁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等多重学术背景,他从跨文化视角分享了青年在文明互鉴中的使命与成长路径。
林佩佩摄
据悉,此次大会主席团集结了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、北外模拟联合国联盟及北京外国语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的专家团队,全程为会议提供指导与支持。在这样一支专业团队的带领下,小代表们迅速进入状态,围绕“保护濒危动物及动物栖息地”“气候变化危机下的绿色能源发展方案”“维系生态系统动态平衡”“减少食物浪费以实现零饥饿”“提升人口结构性优化”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。他们通过角色扮演与多角度思辨,提出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国际合作方案,在实践中培养全球意识与责任感,提升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,这正是模联活动的核心价值所在。义乌市艺术学校学子们以主场优势积极融入议题讨论,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诠释着“让世界听见我的声音”的信念。
林佩佩摄
除了聚焦全球治理议题,大会还特别设置了文明对话环节。“193个文明、193种文化交织碰撞……”在文明对话中,围绕《文明对话与青年:传承与创新》主题,青少年们了解到“文明”的多元内涵。
谈及学习中文的经历,魏汉博士通过汉语言学习,不仅掌握了沟通工具,更逐渐领悟了中文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智慧。他认为,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,各国青年通过学习彼此的语言与文化,既能增进理解与信任,更为构建和谐国际关系筑牢根基。
林佩佩摄
义乌的多元化人口构成,为多语种分会场建设与跨文化实践提供了稳定优质的生源基础,也为打造义乌市青少年共同参与的国际化教育共享平台奠定了基石。后续,义乌市妇联将继续与世青模联浙江组委会深化合作,着力培养下一代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少年,让更多“义乌声音”通过国际平台传向世界。